手提裝置漫談
手提裝置有最佳創造力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回顧我們手提裝置的歷史,只要不是對科技發展沒有興趣的話,相信都認同手提裝置的普及化是由palm 和handspring 所帶起的。甚麼!?你說psion?Psion 我覺得怎麼說都是小眾都沒有性價比的地步。甚麼!?你說iPhone!?我在下面會說,iPhone 不是帶來普及期,只是帶來衰退期。文明的發展常常以GDP來量化,可是文明並不完全代表科技。
以手提裝置在消費品級中開始普及大約是這個時間線-- Psion->Palm->WinCE/Palm->WindowsPhone/Palm->Palm/WP/Linux->WindowsPhone->iPhone->iPhone/Android 這個次序執行的。
而現今的技術堆疊又是在何時完善的呢?我認為是intel 完成xscale 的arm 時,當時以200mhz 的xscale arm 為主的Sony NX 系和Palm TT系,比起iphone 早了足足五年完成整個tech. stack 並以更為強大的顯示屏完成了一個個better iphones。而消費者級的智能電話也有以前有兩個小熱潮:一個是Prism 時期的palm 掛件,另一個是到今天你還有可能會看到的Treo 650。Palm 的總裝機量達到3800萬台。
不要以為Android 和iOS 創造了甚麼手提端的繁華盛世。而其實在Palm 在Support期間則幾乎把所有手提裝置的可能性完全挖堀出來了。上面的APP 比起今天甚至更有所超越。除了今天有的WIFI、瀏覽器、工作清單、電話、筆記、短信、電郵、拍片、影相等等必備套件外,當中把括支持全反射屏和TFT屏的OS UI設計、wvga 卻向下兼容16點陣字的系統、自定義介面的紅外線錄播,甚至幾乎所有APP 都可以把工作記憶體存在ROM,你能想像一下每個APP 打開時都幾乎不用時間,而且還即時顯示你上次離開時正在顯示的畫面嗎?人們常說現在的APP USERFRIENDLY,而其實只是介面變得更漂亮而已,運作起來這I和A兩派的底層工程師幾乎都是把PC 的思維套進手提機中:層層嵌套、遠離硬件、電池大了十倍,待機卻短了十倍,開APP還慢了十倍,APP的體積甚至大了幾百倍。
那麼全盛期是Palm 的時期嗎?非也,Palm 和Windows Phone的明顯是個增長期,增長到直接可以讓ios 和android 封神的地步,而最具生產力的,卻是ARM的成熟期,Palm 的後期,Sharp 推出的Zaurus的一點。尤其以Zaurus C 系突出,即使在十多年後的今天的眼光所看Zaurus C3100還算是一台十分優異的逸品。416MHZ的XSCALE,64MB記憶體,4GB的MICRODRIVE,128MBFLASHMEMORY,CF加SD插槽,這基本上是99年左右的PC配備。甚至他的VGA屏和USB-OTG等新技術,到今天還是"新技術"當一切出現在手提機還要是一台LINUX時,對我的震動不小。我心想,人類看來會進入另一個世代吧?
這時候,手提機程式的編寫總算是脫離了只有廠商才有足夠參考資料的日子了。LINUX程式的編寫十分大眾化了,甚至比起今天的iOS 和Android 對於專業人員來說的投入可能需求更少。這時期出現了甚麼有趣的東西呢?
SDL 可以執行在Linux 啊!這出現了大量的遊戲成品,甚至遊戲執作器,比如說最近又port 到Android 和iOS 的Onscripter。作者的初衷正是:如說Nscripter 的成品可以執行在我的"Zaurus"就好了。而已。。。
那個時候,幾乎在桌面上需要帶出外的程式都快速地手提化:Office、List(Access)、Gimp(photoshop)。而操作也借助電阻屏和Stylus 而變得可行。電阻屏的缺點是必需使用Stylus,用手指的準確率不高、無法多指操作等。但也正正如此,這和PC 的操作理念十分接近。而在四年後,蘋果在iPhone 上提倡電容屏,取後重大市場。
這時候市場上的軟件幾乎是回歸原點:計算機、短訊、Youtube。而操作邏輯層級多的操作,進展則十分緩慢,開發者為了討到更為廣大的未開發市場,在過場、UX、提示等地方投入前所未有大的注意力。這種投入甚至大到出現「做減法」流派,而這個流派的減法不單在主介面上下手,在功能性上也下手了。
今天在iOS 和Android 所投入的人時之大,產出的生產力之小,在以往20年都未得一見,小商戶用數十萬做一隻從顯示層開始就自定義的APP,不禁令我反思怎麼像VB6 和Delphi 這些RAD失去市場,明明大家都已經有所有的工作去完成業務上的邏輯,卻為了表示層花多十倍成本。這個科技的走向除了本未倒置還可以怎麼形容呢?
iOS 和Android 都是十分令你討厭的手機系統,如果你曾經過Palm 的美好時光。